由于中稻各地栽插时间差异大,苗情复杂,病虫发生种类多,发育进度和发生程度不一,近期以高温高湿天气为主,当前二化螟、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、纹枯病等病虫开始发生,各地应加强中稻大田病虫监测,认真抓好中稻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,减少病虫危害。
一、当前病虫发生情况
1、稻瘟病:近期调查,稻瘟病发病丛率一般1—3%,高的达10%;病叶率一般0.1%,高的达1%。各地要加强中稻叶瘟的监测,特别是老病区、种植了感病品种的田块应重点监测。
2、纹枯病:近期调查,纹枯病发病丛率一般5—10%,发病株率0.5—1%,特早栽的稍严重些。
3、南方黑条矮缩病:大田零星发生,其防治的关键是抓好水稻秧田与大田前期稻飞虱防治,随着中稻稻飞虱田间虫量的增加,随时有可能借风雨迁入传毒为害,防治工作切不可掉以轻心。
4、二化螟:近期调查,二化螟大田枯鞘丛率一般5—6%,高的达20%。
5、稻飞虱:近期调查,早栽中稻田间百丛虫量一般50—100只,高的达300只,随着早稻的收割,大量的稻飞虱转移到中稻田为害,近期中稻稻飞虱虫量上升很快。
6、稻纵卷叶螟:近期调查,中稻亩蛾量一般30—40只,高的达100只,卷叶率一般0.5%,高的达2%。
二、防治意见
1、防治策略:主攻二化螟、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,普治纹枯病,预防稻瘟病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。
2、防治标准:凡发生了叶瘟和南方水稻矮缩病,百丛有稻飞虱800只,百丛有新卷苞20个,枯鞘丛率8%以上的稻田均应作为防治田。
3、防治用药:
①防治稻瘟病:选用6%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或75%瘟失
顿可湿性粉剂或40%稻瘟灵乳油;
②防治纹枯病:选用20%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或30%苯甲·丙环唑;
③防治南方黑条矮缩病:以防传毒稻飞虱为主,选用50%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加2%宁南霉素;
④防治二化螟:选用5%甲维盐水分散粒剂或40%三唑磷乳油或5%阿维菌素乳油;
⑤防治稻飞虱:选用1.5%苦参碱可溶性液剂或50%吡蚜酮水分散粒剂。
⑥防治稻纵卷叶螟:亩用5%甲维盐水分散粒剂或20亿 PIB/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;
在施药时,可以根据病虫发生种类混合用药防治,亩兑水40—50千克。由于近期温度较高,施药时应注意兑足水量,避开高温时段施药,避免产生药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