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期
根据各县(市、区)对越冬代二化螟发育进度的调查分析,预计我市一代二化螟呈偏重发生,卵孵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,若防治不力,将造成早稻基本苗不足,分蘖参差不齐,严重影响早稻产量。为此,各地务必坚持病虫兼治,科学合理用药,分区、分类指导农民防治一代二化螟,压低基数,切实打好早稻保苗战役。
一、防治对象:主攻一代二化螟,兼治叶瘟和稻蓟马等其它病虫。
二、防治适期:根据今年早稻苗情和一代二化螟发生情况,大面积防治适期为5月10—20日,早发区在5月10日前后防治;中发区在5月15日前后防治;迟发区在5月20日前后防治。由于早稻面积大,直播和移栽、抛秧、机插秧持续时间长,防治时间也相应拉长,要根据移栽、抛秧时间和苗情,防治时间酌情提前或推迟。对于虫源田周围和着卵量较多的田块,应在第一次用药后7天左右再喷药防治一次。
三、防治对象田:枯鞘丛率达8%的田块、稻瘟病老病区及感病品种的稻田,应立即施药防治,直播、机插及早抛(栽)田块重点防治。
四、防治方法:
一是大力推广应用理化诱控、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。
二是科学合理指导使用安全高效低风险农药。施药时间应安排在晴天,田间要有薄水层,并保持3—5天,并注意轮换用药。
防治二化螟:可选用苏云金杆菌、甲氧虫酰肼、茚虫威、乙基多杀菌素、阿维·氯苯酰、阿维·茚虫威、三唑磷、杀虫单、杀虫双等药剂。
防治稻瘟病:可选用春雷霉素、枯草芽孢杆菌、三环唑、稻瘟灵、稻瘟酰胺、吡唑醚菌酯、咪鲜胺等药剂。
防治纹枯病:可选用噻呋酰胺、井冈霉素、苯醚甲?丙环唑等药剂。